自产煤产能前景好,但需警惕库存原煤和商品煤是兖州煤业两大煤炭业务,其中主要以自产煤为主。
兖州煤业持有其78%股权,对应的市值不到2亿元人民币。1998年,兖州煤业净利润就达7.54亿元,此后起起伏伏,2008年净利超60亿元,2010年突破90亿元,但2015年突降至8.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只有2.19亿元。
当年底,其资产负债率降至72.34%。2017年,公司采取直接融资方式全球募资29.5亿美元,最后完成对联合煤炭的收购。同期,公司直接融资12.70亿元(不含债券),累计分红金额是直接融资的15.21倍,是其融资总额的3倍多。同时,借助兖煤澳洲,兖州煤业具备了在国际资源行业与世界一流矿业巨头竞争及合作的能力。2012年,兖煤澳洲实现的净利润为26.19亿元,2013年突然暴跌,亏损49.78亿元。
3个月后的7月1日,兖州煤业登陆上海交易所。为了这一刻,兖州煤业奔走多年,终于如愿以偿。近日,中国神华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成立新火电大股也逃不过旗下资产亏损被甩卖的命运国家能源集团成立后不久,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就签署了《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合资公司之协议》,双方预将旗下火电资产拿出来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该公司将由国电电力控股运营。不过,相较于电缆业务比重还较大的*ST新能,华电能源的可能被退市风险警示更能说明煤电企业的近况。据华电能源近期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预亏公告,2018年因煤价同比继续大幅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减利约5.7亿元此举敲定后,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神华无疑是希望公司未来主业聚焦在煤炭上。
两大煤炭上市公司2018年业绩持续高位,与之相对应的是火电企业业绩持续低位的状态。近日,中国神华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不过,相较于电缆业务比重还较大的*ST新能,华电能源的可能被退市风险警示更能说明煤电企业的近况。从2018年发电集团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的频率来看,国电石嘴山第一发电股权被甩也没有带来太多的意外,并且,发电集团甩卖资产的步伐必定还将加快。2018年年中,国家能源集团半年业绩出炉,因其实现利润402亿元的成绩,这起重组案迎来了开门红。南方电网2018年利税总额与中国神华2018年预计净利润相当,国家电投2018年的净利润不到中国神华2018年净利润的1/6。
近期,两网五大中已公布2018年年度利润的集团是南方电网和国家电投。2018年,国电电力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亿元至14亿元,同比下降32.19%到61.25%。国电电力2018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2%。不过,新成立的火电大股也没能护得所有资产平安落地。
中国神华将火电资产交于在发电技术上更专业、发展方向更多元的国电电力来处理,让国电电力来引领转型方向,能够抵御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给火电带来的冲击。此外,中煤能源也于近日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位32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32.5%到49.1%。
据华电能源近期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预亏公告,2018年因煤价同比继续大幅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减利约5.7亿元。新火电大股成立不到一个月,划转至旗下已连年亏损的国电石嘴山第一发电有限公司股权已被挂牌交易。
近期,就在中国神华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的前一天,位于发电端的国电电力也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而这一预告并没能延续年中报的好成绩。成立新火电大股也逃不过旗下资产亏损被甩卖的命运国家能源集团成立后不久,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就签署了《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合资公司之协议》,双方预将旗下火电资产拿出来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该公司将由国电电力控股运营。国家能源集团1+1>2的重组效应难将国电电力拉出泥潭2017年年底,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的重组给行业示范了一起煤电一体化的典型案例。前几日,中电联发布的《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也表明,2018年电网企业利润下降24.3%,煤电企业亏损面仍近50%。彼时,已被纳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国电电力也发布了年中报。抵不过连年亏损已有华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发出可能被退市风险预警提示前有华能集团旗下新能泰山被戴帽,现如今,华电集团旗下华电能源也发布了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南方电网2018年实现利税总额436.8亿元,国家电投2018年净利润65.9亿元。当时国家能源集团称,两家企业重组多项指标不仅超过合并前两家企业同期指标相加的总和,而且两家分别统计,各项指标也好于历史同期,1+1>2的重组效应得到了充分显现。
重组后煤电一体化的效应也没能使国电电力抵御住燃料成本价格上涨的风险俄罗斯能源部提出下一步要大力提升俄罗斯煤炭出口在全球的份额,从2017年的14%提高到2030年的22.4%,预测煤炭出口量可达到3.5亿吨,向西方出口由9700万吨降低至9200万吨,向东方出口将由2017年93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2.58亿吨。
据蒙古国国家统计办(NationalStatisticalOfficeofMongolia)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蒙古国煤炭产量5000.9万吨,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创出历史新纪录,同比增加290.8万吨,增长6.2%。据印度工商部(MinistryofCommerceandIndustry)发布的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2018年1-11月煤炭进口2.08亿吨,同比增加2916.1万吨,增长16.3%。
2018年,从五国合计进口煤炭2741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97.5%。根据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无盈利的煤矿必须在2019年到来前关闭。4、德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陆续关闭所有本土煤矿。受此影响,2018年12月,西班牙、德国、保加利亚等国纷纷关停各自境内不具有竞争力的煤矿。
煤炭出口493.4万吨,同比下降39%。世界煤炭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全球性深度调整之后已然复苏,重又步上逐渐缓慢增长之路。
澳大利亚8040万吨,基本持平仅增长0.4%。美国煤炭消费量自2007年达到峰值以来逐年下降。
但自2013年起,全球煤炭经历了长达3年期的深度调整,产量连续下降。国际炼焦煤价格高位波动。
比2007年最高峰时减少4.37亿短吨,下降44%。7、俄罗斯、蒙古国煤炭产量和出口量双创历史新高。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增速加快,煤炭消费增长强劲,将是将来世界煤炭需求增长最快、最大的区域。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消费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德国也积极淘汰煤炭,除还保留煤电一体化的露天褐煤矿外,按计划如期关闭了所有硬煤井工煤矿。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7-18财年巴基斯坦煤炭进口1368.4万吨,比上年进口量增加接近翻一番,同比增长94.9%。
还有一些人认为,2018年不少国家煤炭产量、价格和进出口都出现周期性见顶的特征,紧接着市场横向波动或下行应是大概率趋势。其中,从印尼进口煤炭1.26亿吨,同比增长15.4%。
早在2010年,欧盟便提出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希望各个领域都停止为煤矿提供资金援助。在月度进程上,前10个月全国煤炭进口同比增长11.5%,但受国家政策严格控制,临近年底煤炭进口明显下降,11月煤炭进口同比下降13.1%,12月煤炭进口仅1023万吨,同比减少1251万吨下降55%,环比下降46.59%。